近日,经中央金融委员会审议同意,中央金融办、中国证监会、财政部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中国人民银行、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《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》。
信息显示,方案主要举措包括五个方面:一是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。
二是优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制。
三是提高企(职)业年金基金市场化投资运作水平。
四是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。
五是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。
方案坚持目标导向、问题导向,加强顶层设计、形成工作合力,既立足当下、更着眼长远,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、全国社会保障基金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、企(职)业年金基金、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。
从上面的表述看,很显然此方案对股市而言又是一次重大利好,而且这一次规格更高,是经中央金融委同意,六个部级单位联合印发,体现的是国家意志。
这一次参与的部门里,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,说明接下来将有社保基金参与到股市,这也就意味着目前A股的估值还很低。
大家都知道,社保基金管理的主要是社会保障费的收入和财政补贴,属于非常谨慎的资金,如果不是安全系数很高不会轻易入市。
所以,这一举动给到我们的信号是,目前的A股仍有较大的吸引力,跟我之前的判断并没有变化,大致方向还是向上的,不必在意短期的波动。
很多投资者形成了惯性做法,就是总试图抓住每一个波动,其实这是不可能的。
“做大事者不拘小节”,那些日常波动都是小节,只要不是可以改变趋势的消息,都不必过分在意。
回头看不难总结出,但凡总想着高抛低吸的人,几乎都把好股票玩飞了,而留在手里的都是烂股票。
深层次的原因是,人都有一种惯性思维,就是觉得涨上去的股票卖出就是赚了钱的,即便卖错了,好歹也是盈利的,所以也不会后悔。
而那些买入后不涨的股票,那就留着,等到解套了再卖。
殊不知,这种想法极其错误,因为只有好股票才会不断上涨,你卖之后意味着把利润锁定了,已无法赚得更多。
而那些不涨的股票,之所以不涨,就是因为质地不好,吸引不到资金进来,它才不涨。
而这些质地不好的股票,你持股持时间越长,意味着会亏得越多。
这种情形再次表明,人性的弱点在股市暴露无遗。
因此,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反过来。
好的股票、不断上涨的股票,应当耐心持有,让利润奔跑。
而那些质地不好的、不涨的股票,应当尽早割掉,把亏损尽早止住。